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主要技术原理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根本上说,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原理可包括为:(1)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2)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土壤修复技术归纳起来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热力学修复技术,利用热传导,热毯、热井或热墙等,或热辐射,无线电波加热等实现对污染土壤的修复。
2、热解吸修复技术,以加热方式将受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加热至有机物沸点以上 使吸附土壤中的有机物挥发成气态后再分离处理。
3、焚烧法,将污染土壤在焚烧炉中焚烧,使高分子量的有害物质?挥发性和半挥发性,分解成低分子的烟气 经过除尘、冷却和净化处理 使烟气达到排放标准。
4、土地填埋法,将废物作为一种泥浆 将污泥施入土壤 通过施肥、灌溉、添加石灰等方式调节土壤的营养、湿度和pH值 保持污染物在土壤上层的好氧降解。对于可以用土壤酸度计检测土壤ph值与湿度,用土壤EC计检测土壤EC值,查看土壤改良效果。
5、化学淋洗,借助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的化学/生物化学溶剂 在重力作用下或通过水头压力推动淋洗液注入到被污染的土层中,然后再把含有污染物的溶液从土壤中抽提出来,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的技术。
6、堆肥法,利用传统的堆肥方法,堆积污染土壤,将污染物与有机物,稻草、麦秸、碎木片和树皮等、粪便等混合起来,依靠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来降解土壤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7、植物修复,运用农业技术改善土壤对植物生长不利的化学和物理方面的限制条件,使之适于种植,并通过种植优选的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吸收、挥发、分离、降解污染物,恢复重建自然生态环境和植被景观。
8、渗透反应墙,是一种原位处理技术,在浅层土壤与地下水,构筑一个具有渗透性、含有反应材料的墙体,污染水体经过墙体时其中的污染物与墙内反应材料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而被净化除去。
9、生物修复,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 其中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土著菌、外来菌、基因工程菌,对污染物的代谢作用而转化、降解污染物,主要用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通过改变各种环境条件如,营养、氧化还原电位、共代谢基质,强化微生物降解作用以达到治理目的。
各种修复技术的特点及适用的污染类型:
类型 |
修复技术 |
优 点 |
缺 点 |
适用类型 |
生物修复 |
植物修复 |
成本低、不改变土壤性质、没有二次污染 |
耗时长、污染程度不能超过修复植物的正常生长范围 |
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等 |
原位生物修复 |
快速、安全、费用低 |
条件严格、不宜用于治理重金属污染 |
有机物污染 |
|
异位生物修复 |
快速、安全、费用低 |
条件严格、不宜用于治理重金属污染 |
有机物污染 |
|
化学修复 |
原位化学淋洗 |
长效性、易操作、费用合理 |
治理深度受限,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
重金属、苯系物、石油、卤代烃、多氯联苯等 |
异位化学淋洗 |
长效性、易操作、深度不受限 |
费用较高、淋洗液处理问题,二次污染 |
重金属、苯系物、石油、卤代烃、多氯联苯等 |
|
溶剂浸提技术 |
效果好、长效性、易操作、治理深度不受限 |
费用高、需解决溶剂污染问题 |
多氯联苯等 |
|
原位化学氧化 |
效果好、易操作、治理深度不受限 |
使用范围较窄、费用较高、可能存在氧化剂污染 |
多氯联苯等 |
|
原位化学还原与还原脱氯 |
效果好、易操作、治理深度不受限 |
使用范围较窄、费用较高、可能存在氧化剂污染 |
有机物 |
|
土壤性能改良 |
成本低、效果好 |
使用范围窄、稳定性差 |
重金属 |
|
物理修复 |
蒸汽浸提技术 |
效率较高 |
成本高、时间长 |
VOC |
固化修复技术 |
效果较好、时间短 |
成本高、处理后不能再农用 |
重金属等 |
|
物理分离修复 |
设备简单、费用低、可持续处理 |
筛子可能被堵、扬尘污染、突然颗粒组成被破坏 |
重金属等 |
|
玻璃化修复 |
效率较好 |
成本高,处理后不能再农用 |
有机物、重金属等 |
|
热力学修复 |
效率较好 |
成本高,处理后不能再农用 |
有机物、重金属等 |
|
热解吸修复 |
效率较好 |
成本高 |
有机物、重金属等 |
|
电动力学修复 |
效率较好 |
成本高 |
有机物、重金属等,低渗透性土壤 |
|
换土法 |
效率较好 |
成本高、污染土还需处理 |
有机物、重金属等 |